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东风商机网~

东风商机网

“水晶村”的淘晶梦

2009-09-25 17:03

标签 :

在赵庄,村民见面的第一句问候不是“吃了吗?”,而是“最近生意怎么样?”。人人从事水晶产业,使得水晶行情一直以来都是村民们议论的热门话题:哪个地方的水晶原料成色好,价格便宜;哪个人从外地学来了新的加工工艺……
  一个人口只有2600多人的小村,从事水晶产业的就达1000多人;642户人家,因为水晶发财盖上小楼的就有150多户;乡村妇女因为水晶,勇敢地跨出了国门;穷小子因为到国外“淘晶”娶上了“洋媳妇”。在东海县曲阳乡赵庄村这个远近闻名的“水晶村”,围绕着水晶发生的故事数也数不清。
  曲阳乡地下水晶资源丰富,上世纪70年代当地就有水晶加工企业,群众加工水晶从80年代开始,到现在从业人数已发展到1000多人。买卖水晶原料,从事水晶加工,水晶经纪人,一条完整的水晶产业链在赵庄村已经形成。一块看似不起眼的水晶原料过了经验老到的行家的手,就能发现其中蕴藏的价值,有的直接出售,赚取中间价;有的经过精雕细琢,使水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。据统计,去年赵庄村水晶产业年产值达到一个多亿,加工水晶的农民平均年收入两万元以上。
  2005年,45岁从未出过远门的赵庄村妇女张延芳第一次坐上了飞机,前往万里之外的非洲小国马达加斯加,开始了她的“淘晶梦”。
  “开始也害怕,怕到了那儿水土不服,怕收购不到水晶。”提到第一次出国淘晶之行,张延芳对自己的害怕直言不讳。但是凭着执着的韧劲和水晶识别技巧,张延芳第一次就赚了个盆满钵满。现在张延芳和丈夫已成了“空中飞人”,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呆在马达加斯加,能够说一些当地日常用语的她一直说在家里呆不上一个月就想出去。
  如今在赵庄村,像张延芳这样出去“淘晶”的妇女有40多人,她们离开转了20多年的锅台,走出国门,开阔了视野,赚上了“洋钱”。
  在赵庄村的海外“淘晶”大军里,不能不说说王华明。别人到了马达加斯加只是买水晶,而他到了那里不仅买到水晶,还带回个“洋媳妇”,媒人就是师傅张延芳。王华明是张延芳的远房亲戚,因为家境贫困,年近三十还没娶上媳妇,张延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。她把王华明带在身边,手把手教他如何识别水晶,出国时也把他带上。在马达加斯加,为货运公司当翻译的25岁姑娘伊丽安娜通过接触,逐渐喜欢上了朴实能干的王华明,就这样,王华明在马达加斯加娶上了能干的“洋媳妇”。婚后夫妻二人夫唱妇随,妻子在马达加斯加收购水晶,丈夫往中国运输销售水晶,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现在,他们已在东海安家买了商品房,孩子也送到东海小学上学。

人气排行榜更多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