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东风商机网~

东风商机网

自我创业庄稼汉变身“小老板”

2011-03-22 11:00

标签 :

  去年,哈尔滨新战略的大步伐跨越加快了城市的扩张速度。在此过程中,许多农民面临身份的转变,半年多时间过去了,经历了最初拿到钱的惊喜和“巨资”如何花的困惑之后,失地农民大都开始了新的生活。日前,记者走进征地拆迁比较集中的哈南工业新城地区,发现这里农民的变化令人欣喜。

  自我创业庄稼汉变身“小老板”

  “您来点什么?馒头五毛钱一个,小酥饼七元钱一斤,都是刚出锅热乎的”。记者在平房区东轻家园综合市场内见到邓大祝时,他正在接待面食店里的顾客。发面、做饼、招揽顾客、收银,娴熟利落、井井有条的样透着精明,很难让人想到就在半年前,他还是个靠种地维持生存的庄稼汉。

  邓大祝说,他原本是平新镇平乐村一名普通村民,以种地为生,家里五口人十多亩地,因为要供孩子上大学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有时夫妻俩还要出去打短工贴补家用。征地拆迁后,他获得了数额不菲的补偿。

  一下子有了钱,邓大祝有些不知所措,但有一件事情他很清楚,要让钱生钱。他找到了平新镇的相关领导,在说了自己的想法后,镇里立即帮助他出谋划策,因为邓大祝的妻子有做面食的手艺,镇里就帮他联系了一个综合市场,租了一处商铺开了家面食店。现在夫妻俩都在面食店工作,还雇了几个人。虽然面食店才开四个月,但是店里已经有了回头客,生意也越来越好。

  同样,新华村的李光忠在征地拆迁后也开起了自己的配货站,年均收入在40~50万元,生活越来越好。

  抱团创业村干部成了领头人

  平房区有个黎明村运输队,名声很响。车队的出名不仅因为队里有50多辆大挂车,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个运输队都是由农民自己买车组成的。车队的领头人是该村的党支部书记陈炳辉和村委会主任陈洪喜。

  陈炳辉说,他和陈洪喜从2000年开始搞运输,专门给哈飞做汽车运输,利润相当可观。2009年开始,黎明村部分耕地被工业园区征用,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,为了帮助失地村民解决生计问题,他和陈洪喜开始带领有意向搞运输的农民跑起运输来。据了解,从2009年黎明村第一批征地拆迁开始,该村40多户失地农民,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已有十多户村民加入到大车运输的队伍中。陈炳辉说,今年他们还购买了一些拉土方的专用车,除了跑运输外还想接点工程的活儿。

  与陈炳辉等一样的领头人还有花卉致富能手王秀英,在她的带动下,黎明村已有近50栋花卉大棚,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基地。

  反哺社会农民企业家接收失地农民

  从毫无技术的农民到手法熟练的工人,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许多失地农民成功转型,当上了蓝领,年收入可达2~3万元。这些失地农民顺利就业并不是偶然的,这与当地一批农民企业家“致富不忘众乡亲”的无私帮助分不开,哈尔滨万鑫机械厂厂长冯连众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哈尔滨万鑫机械厂现有两个分厂,职工200多人,其中失地农民有70多人。冯连众说,他原本就是个农民,富了不能忘了乡亲,他乐意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。为解决想就业村民没有技术的难题,该厂免费举办农民培训工作,对有就业意愿但没有技能的农民进行免费技术培训,学成后可以留在厂里工作,也可以另谋他路。2010年,该厂成功培训了100多名失地“学徒工”。

推荐品牌资讯更多>

人气排行榜更多>